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天禾农业网 >> 黄钤杓兰

一位村民组长的结构调整经齿叶枇杷诗人草细弱黄耆钝基草水葫芦苗

发布时间:2022-09-12 20:50:32

一位村民组长的结构调整“经”

一位村民组长的结构调整“经”

近来,在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陈庙村,两个组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五组在扩大梨园面积,九组却把已有的梨园给毁了。这一扩一毁,令人深思,不禁要追寻一番。

来到五组,成片的梨树长势喜人。说起种梨,组长刘兴道侃侃而谈:“咱们从1985自发在全镇率先琢磨种梨,开始只有咱三岩生忍冬家试种,一家10亩,共30亩。当时不仅有承担风险心理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但咱们就是咬定梨树不放松。挂果后每年下来净落万把块钱,当然喜人。后来在组里推广,扩到93亩,今年又扩了30亩,达到153亩。”就因种梨,该组从全村最穷的组一跃成为首富,人均纯收入近3000元。

而同村的九组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据村主任介绍,九组因种粮有术,原是村里较富的组,后来种粮难赚钱,也产生了调整的念头。1993年村里引导他们种梨,并请人帮助整地挖窝,搞了90亩。可由于农民自己认识没跟上,有点儿三心二意,投入小、技术差、管理不善,不是不结果。便是果质差,自然赚不了几个钱。后来种梨的慢慢减少,现如今已所剩无几,都改回去种粮了。现在,全组从较富的组降到中下游,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

同在一个村,同样的地质气候,同是种梨,为何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五组组长刘兴道的一席话道出了缘由:

“要有个准头。”调啥来种,一定要悠着点儿,看准了再说,当初,种梨好只是听说的,眼见才能为实。于是咱们专程搞了实地考察,又铁箍散到武汉华中农学院征求专家意见,加上我们还有人懂技术,综合考虑后,觉得我们种梨树有条件、有前途,这才下了决定。

“舍得花钱才行。”俗话说,“舍不得娃子套不住狼”。种地也一样。咱不说承包土地要投入、购苗买药要投入、学技术买书要投入。单说这肥料,除了一般的化肥,还收购农家肥,专门买进口的钾肥来施。 滇雪花这一亩果园,一年下来至少投入300多元。

“种地也是技术活儿。”现如今种地如果没技术,想赚钱也难。为学技术,种梨的书咱买了一大堆。看书是一方面,关键时候还得靠大家。1998年梨园生梨木虱,咱打了“乐果”又打“杀灭菊酯”,打得自己身上破了皮还是治不泡沫颗粒机下来,便赶紧到王甫洲请专家,后来用“梨虱净”才压下来。如果不是专家指点, 这梨园算是完了。

“好东西才有好价钱。”搞企业讲质量、品种、效益。我看这种地也是同样的理儿。为提高果质,咱一直在更新品种,同时咱也给梨树来个“优生优育”,让它“少结优结”,将来咱还打算上包装、创名牌。

“卖出去才算数。”如今这市场经济,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挂果第一年,咱们就拉到市里找市场,到一个单位就让人尝。结果不尝不知道,一尝都说好,梨子很塑料薄膜及橡胶、电线电缆、钢材、玻纤维等材料快销完了。接下来的几年,咱坐在家里自然有果贩上门买,那场面真是喜人!有了市场,咱就琢磨扩规模。可这市场就像老天的脸儿,说变就变,到1998年种梨的多了,梨也难销起来,那真是急煞个人哟!当时也产生了把梨树毁了的念头。可转念一想,小贩们运梨能赚钱,咱为啥不拉出去闯闯市场呢?就把梨拉到襄樊、十堰、南阳等地自己卖。你还别更稳定说,自己拉出去要比坐在家里更赚钱呢!这一闯,还与外地数十家客户建立了长期销售关系。这梨种好了,还得把市场找到。<反唇兰/p>

一滴水可以见到太阳。看来,如今种地,不调不行。要调,既要知道种啥,更要弄清该咋种。但不管咋种,总要种出效益才行。

(农民)

怀化第一人民医院机关分院
重庆长寿白癜风三甲医院
山东风湿免疫三甲医院
内蒙古血管病二甲医院
友情链接